土家人故事起源:
土家人是巴人演變而來,是巴人的主體后裔。巴人是中國西南的遠古民族,形成和得名于夏商之際,活動于商代后期到南北朝。在此之前,巴人中某一核心民族可能出自東方部族。相傳,遠古時期,武落鐘離山上(今湖北長陽縣夷水河畔)有赤黑兩個洞穴,住著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鄭氏五姓人家; 巴氏之子生于赤洞,名務相,其未四姓之子生于黑洞;五姓人家漁獵為生,沒有首領,五姓之子共擲劍于一石洞,中者為首,巴氏之子獨中,眾子驚嘆。又令各乘船,浮者為首,惟巴氏之子獨浮,其余四子皆沉。于是共立巴氏之子巴務相為首領,稱“廩君”。五氏聯盟,形成了巴人最早的部族。
據考證:土家族是巴人的一支,楚人滅巴時,悲壯而豪放的土家先民們由湖北省順酉水河而下長途遷徙。見此段河谷寬廣,魚兒戲游、兩岸古木參天、野獸成群而停下腳步,在此定居,以捕魚、販鹽、狩獵為生,在酉水河兩岸繁衍生息,正是這些勤勞勇敢、憨厚樸實的土家人,也造就了這種獨特神奇的土家文化。
土家人釀酒歷史:
“川崖唯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養父。野唯阜丘,彼稷多有。嘉谷旨酒,可以養母”《華陽國志》中描寫土家人祖先巴人時如此寫道,意思就是糧食既豐,酒自多有,人們的生產生活離不開酒??梢娡良胰酸劸茪v史可追溯到上古時期,歷史之久可見一般。
四方城遺址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保靖縣東約6公里的遷陵鎮要壩村,地處酉水河中游北(左)岸。整個遺址包括:四方城遺址、漢代青銅冶煉遺址、戰國糧窖遺址和戰國、漢代墓群。西漢時期,湘西土家人就已經與陶瓷和釀酒結下了深刻的淵源,一直沿用至今。
該遺址是湘西乃至武陵山地區保存最為完好、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的古城遺址。它涵蓋了酉水流域古代文明的全過程,保留了一個完整的封建時代城市考古標本,被專家譽為“開啟湘西古文明的金鑰匙”。
四方城 —— 一座能展示湘西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的古城,一座鐫刻著酉水文明與中原文明滲透融合歷程的古城,一座深藏著湘西神秘并足以復原幾多湘西史實滌棄獉狉荒蠻之稱的古城。
據出土的大量漢代酒文物考證,秦漢時期,就有“以酒成禮”、“以酒祭祀”、“以酒宴樂”等風俗習慣。酒是祭祀的必備品,在土家族人眾多的祭祀活動中,酒是必備之物。
俗話說:“無酒不成禮,無酒不成俗?!本圃谕良易迕袼资孪笾姓加兄匾匚?,其內容涵蓋了土家族農事節慶、婚喪嫁娶、生朝滿日、慶功祭奠、奉迎賓客等民俗活動的方方面面。離開了酒,這些民俗活動便無所依托。
酒在人生歷程中的重要角色
土家人在人生歷程的各個階段的儀典中,酒都是中心物質,必不可少。
“祝米酒”。土家族小孩出生要整“祝米酒”。土家族相當注重為嬰兒舉辦誕生禮儀式,既祝賀新生命吉祥,又為產婦驅邪,帶有濃郁的神秘色彩。嬰兒誕生后,第一個來產婦家的人,謂之“踩生”,產婦家要煮紅糖糯米甜酒雞蛋、泡陰米子茶,熱情招待踩生的人。嬰兒出生三日內,嬰兒的父親要帶一只雞、一壺酒去岳父家報喜,若生的男孩,就帶公雞;生的女孩,就帶母雞。岳父家則根據性別備辦“打三朝”的禮品。小孩出生滿十天,產婦家還要大擺酒宴,為小孩整“祝米酒”,請岳父家及親朋好友前來祝賀,第一胎出生的小孩“祝米酒”特別熱鬧。
“抓周酒”。小孩滿一歲,要準備酒席整“抓周酒”。岳父家在小孩滿周歲時要準備各種禮品,如玩具、書、食品等物,讓小孩自己去抓,謂之“抓周”,以此預測小孩的前途。如果抓到書,就象征著小孩前景美好。
“成年酒”。土家族成年禮與周代風俗“八禮”中的“成年禮”一樣,大多是酒冠其中,有聲有色。土家族的成年禮也稱冠禮,一般在婚禮前一天舉行,新人穿上新衣新褲新鞋,包上新包頭,先舉行祭祖儀式,然后擺酒宴,男的請九個小伙子陪侍,女的請九個未婚姑娘陪伴,以酒慶賀自己走向成熟。
“喜酒”。土家族人結婚要請人喝“喜酒”。土家族婚姻的每一道程序都離不開酒,俗話說:“天上無雷不下雨,地下無媒不成雙?!蓖良易迨芊饨ǖ赖滤枷胧`,未婚男女相戀一般都有媒人。媒人想為某兩家做媒,就示意兩家青年男女暗地相面,雙方滿意,男方就正式請媒人到女方家求婚,女方同意后,男方便準備酒肉,請媒人送到女方,女方就請內親外戚吃酒,名曰“放口酒”,吃了放口酒男方接著準備酒肉,由媒人送到女方準備“討八字”。八字相合,男方就擇日定親,定親時又須給女方送酒肉、衣服、首飾等表示正式定婚,最后才能舉行婚禮。整個過程媒人起了重要作用,她是男女雙方的“傳話筒”和情感聯系的紐帶,因此在婚禮上男方要給媒人敬酒,謝媒人:“一杯酒,謝媒人,你把紅線牽;二杯酒,謝媒人,你把路兒跑;三杯酒,謝媒人,你把話兒傳;四杯酒,謝媒人,你把信兒捎……”酒將整個氣氛烘托得熱鬧非凡。新郎新娘拜堂后雙方同時奔向洞房,搶坐新床,爭取未來在家庭中的地位。奪床之后,夫妻共飲交杯酒,以酒寄托白頭到老和對愛情忠貞不渝的愿望。
“壽酒”。土家族老人過六十、七十、八十歲生日,兒女或孫子還要為他整“壽酒”,邀請親朋好友前來慶祝,席間若無酒,子孫后代的忠孝之心和熱鬧氣氛就無法表達。
土家族酒文化的內涵深不可測,敬神祭祀有禮制,長幼尊卑有法度,紅白喜事有酒俗,農事活動有酒慶,凡以酒為媒介的各種民俗活動均蘊含了深厚的歷史沉淀,表現了土家人熱情好客、省己待客的處事之道,反映了土家人團結互助、坦誠善良、豪邁樂觀的人生觀和崇尚勤勞、敬畏自然的價值取向。
酒,是他們不可缺少的日常飲料,土家苗寨家家戶戶多有自己釀酒的習慣,釀制的多為甜酒、白酒。白酒中以苗家的包谷燒、土家的高梁燒最好喝。中國民族文化名酒—土家人酒由優質高粱、大米、小麥、糯米、玉米。采取湘西梅花泉水,采用湘西民族歷史佳釀秘方,輔以現代科技釀制而成,酒體晶瑩透明、入口甘爽綿甜、酒香純正高雅、回味悠長,酒后不上頭,不口干,是白酒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土家人酒質樸尊貴,土家人熱情好客,質樸,敢恨敢愛,吸引著四海貴客佳賓。飲土家人酒為勝者謳歌,為友誼者架橋,為戰士壯行;飲土家人酒,為親人祝福,為朋友賀喜,為愛情誓盟。無酒不成席,朋友來了有好酒,已成今古名言。